基希讷乌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俄乌冲突第113天,法德意三国领导人抵乌
TUhjnbcbe - 2023/6/23 21:19:00

俄乌冲突的战场形势胶着,照目前的情形发展下去,乌军的溃败只能是时间上的问题。如果乌克兰真走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那无非就是死磕到底或干脆投降,无论哪种结果都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场景。

因此,想要改变乌克兰消极的局势,西方必须要做点什么。

据环球网援引乌克兰媒体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已经进入乌克兰。

这三个人可以说代表了欧洲的最高*治力量,同时也是备受批评的“软弱派”。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整个西方阵营的舆论方向就愈发极端化。对于乌克兰人道主义的同情自然是正常现象,与此同时,仇俄的思想正在快速生长。

比如前阵子法国大选的时候,马克龙能连任总统,除内*表现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手有着很浓厚的亲俄历史。

在外界看来,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普京执意发动的一场“侵略”。挺乌反俄已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治正确话题,而各国必须在行动上采取断然措施,可大部分欧洲人这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被俄罗斯掐住了脖子。

欧盟对俄罗斯出口的自然资源十分依赖,而作为经济龙头的德、法两国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战争初期,这些欧洲的经济强国整体态度略显冷淡,不太愿意提供武器跟参与制裁。

有一种说法分析称,马克龙跟朔尔茨当时寄希望于俄军能够以闪电战的方式结束俄乌冲突,这样欧洲蒙受的损失仍在可控范围内。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俄军最初想学习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时期的样子,通过情报和高尖端武器迅速摧毁乌军的军事系统和国防力量。结果自然是表面上进展顺利,可战场上碰到的钉子着实不少,再耗下去极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直到第二阶段的时候,俄军才开始调整战略方向,用回了苏联时期以近中程地面火炮为主力的推进方式开始控制顿巴斯和其他地区。

对于欧洲*客来讲,俄乌冲突持续的时间将决定他们采取怎样的态度。

路透社分析称,马克龙、朔尔茨和德拉吉希望通过此行访问乌克兰,以减少国内对他们的批评。

乌克兰总统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在接受德媒采访时也表示,他担心德法意三国领导人会向乌克兰*府施加压力,迫使基辅接受对俄罗斯有利的和平协议。

早在“明斯克协议”的时候,德、法就“劝说”乌克兰接受乌东两个“共和国”以特殊形式存在于宪法当中。

现在整个欧洲都呈现出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靠近俄乌冲突的东欧一边饱受战争波及的苦恼,一边又不断要求国际社会加码对俄制裁。而远离战争影响的西欧,却希望大事化小,尽早结束俄乌冲突。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东欧国家的人民因各种因素更加敌视俄罗斯。

东欧剧变前夕,美国情报部门就已经在各国土壤上生根发芽,解体后又是不断在前苏联国际谋划颜色革命。再加上东欧跟俄罗斯复杂的历史恩怨,仇俄情绪要建立并不稀奇,比如立陶宛、波兰。

这些国家的*客提出制裁俄罗斯不仅符合民意,还顺应了美国的心思。

抱大腿就要抱粗的,所以经常能看到这些国家的个别发言即便得罪法、德两个老大哥,也要说一些应承美国的言论。

第二点,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

欧盟制裁俄罗斯固然是把双刃剑,但欧盟方向受伤最深的肯定是那几个挑大梁的,紧接着才是东欧国家。

只要欧盟还是一个整体,经济强势的国家就不可能甩开弱势的国家单飞。

所以尽管摇旗呐喊就好,至于能源、粮食等经济问题,总有自己的一杯羹可以吃。

由此可见,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别说整个西方阵营,就连欧洲自己都未形成统一的口径。

眼下三国领导人访问乌克兰,除声援基辅表明立场外,不排除会暗中施压。他们这几只老狐狸能拿捏泽连斯基的手段不多,但很致命,比如说加入欧盟。

对于乌克兰来说,加入欧盟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唯一的好消息,可欧盟的态度却不高涨。毕竟现在乌克兰仍处于战争状态,而在战后极有可能失去大部分领土的乌克兰,对欧盟来说价值也会大减。

美国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欧洲,恐怕没有安好心,这接下来就要看欧乌之间要怎么博弈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乌冲突第113天,法德意三国领导人抵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