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怎么去评价普希金的诗,怎么去认识诗歌中精
TUhjnbcbe - 2022/8/18 20:23:00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普希金的诗歌,着重地来聊一聊他最有名的一首诗《致凯恩》。

这首诗我想各位在教科书里都有可能读到过,有人曾经问过我说,普希金的诗歌好像都很直白,像大白话一样,甚至他还觉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点近乎鸡汤了,普希金的诗歌真的那么好吗,那么伟大吗?我就想在这一篇文章中,和大家聊一聊怎么去评价普希金的诗,怎么去认识他诗歌中精彩的地方和伟大的地方。

普希金的创作虽然涵盖了非常多的种类,比如说诗歌、小说、戏剧,甚至还有历史著作,但是,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他很早就开始写诗,从年开始,这个时候他15岁,到他去世的时候,实际上他的诗歌创作持续了20多年,现在能看到的、也就是说留下来的诗歌,一共有多首。老实说,这在世界级的大诗人中不算是特别多,但是普希金跟俄国其他的诗人不一样,他的几乎每一首诗都变成名诗了,在俄国可以轻易找到一些普希金的爱好者,可以背诵他上百首诗。

普希金他的抒情诗主要是写爱情的,但是他的诗歌中也会写到友谊、写到自然、写到历史、写到*治、民间传说等等,哪怕是他的抒情诗创作也是具有某种百科全书性的,但是,在他的抒情诗中最被后人所传颂的,毫无疑问,还是他的爱情诗,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致凯恩》,它甚至被称作是俄国最伟大的爱情诗。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首诗。

一、俄国最伟大的爱情诗

实际上,“致凯恩”是我们后边的学者、翻译家加上的名字,本来这首诗是没有题目的,因为他就是写给一个女朋友的,他们告别的时候他写给她的,就写在纸上,写了这几行诗。

《致凯恩》

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就像昙花一现的幻象,

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无望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生活的纷扰里,

温柔的声音久久对我回响,

可爱的脸庞浮现在梦境。

岁月飞逝。骚动的风暴,

吹散了往日的幻想,

我淡忘了你温柔的声音,

和你那天仙般的脸庞。

幽居中,置身囚禁的黑暗,

我的岁月在静静地延续,

没有神灵,没有灵感,

没有眼泪、生活和爱情。

觉醒又降临在心上:

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

就像昙花一现的幻象,

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

心儿在狂喜中跳荡,

一切又都为它而复生,

有了神灵,有了灵感,

有了眼泪、生活和爱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年,当时,普希金因为写了自由诗作触犯了朝廷,被沙皇下令流放到俄国南方去了,在南方跟当地主管他的这些长官关系弄得又不好,最后就被转移到北方来了,被软禁在俄国北方他母亲祖传的庄园里,受到了乡绅的监视,但他还是有机会到附近的村庄里去做客、去骑马游览,有这样一些自由。但是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普希金无疑是孤独的、苦闷的,只有他小时候的奶妈等少数几个他熟悉的人陪伴在旁边,与世隔绝的状态对普希金这样一位特别热情、特别活跃的人来说,肯定还是很痛苦的。

有一天,他在附近的庄园里遇见了他在彼得堡就认识的一个女士,她的名字叫凯恩。普希金其实在彼得堡的时候就很喜欢她,但凯恩已经是有夫之妇了。她来到彼得堡,来到普希金被流放的地方,他们俩见了面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时刻,普希金一下在一个穷乡僻壤里遇到了他的故交,而且还是他在彼得堡暗恋过的女性,他一定会非常的喜悦,甚至喜出望外,这首诗实际上就表达了一种意外的相遇带来的喜悦。

这一天,凯恩要回彼得堡了,来到普希金的庄园跟他告别,普希金就带着她在他庄园中的一条林中小路上散步,据凯恩后来写的回忆录所说,在他们快分手的时候普希金送给了她一本书,书里面夹了一张纸片,她打开一看,就是《致凯恩》这首诗

二、诗歌基调:真诚、明亮的忧伤

这首诗读起来感觉语句非常简单,感情也一览无余,在普希金的抒情诗中、对感情的书写中,有两点特别突出,一个就是他的真诚、他的大胆。我想这可能也像他当年跟女性的交往一样,他对女性的爱在每一首诗中都可以一吐为快,从来不遮着、藏着。后来的普希金研究者发现,在普希金留下的文档里面有一份名单,就是普希金把跟他有过交往的女性的名字全部写在了一张纸上,这张纸后来被叫作“唐璜的名单”——因为唐璜是西方一个登徒子,跟很多女人有染。当然了,有的人说这叫真诚,有的人说这叫放荡。

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我们知道普希金一生中爱过很多女性,中间也有顺利的也有不顺利的,他可能被拒绝的也很多,他因为爱产生的忧伤也很多,所以,忧伤在普希金的诗中跟他的真诚一样,也构成了一个基调。但是,普希金对忧伤的处理,跟很多诗人或者我们很多读者不一样,就是他在面对忧伤的时候他是痛苦的,但是他特别善于把这个忧伤转化成我们现在所说的那种正面情绪,也就是说忧伤实际上不是让你不断地去痛苦、不断地去下沉的这样一个理由,反倒构成了一个心灵净化的过程,这有点像古希腊悲剧中的净化,我看到悲的东西了,我感觉到悲伤了,我反倒因此获得某种宁静,甚至是幸福。

比如说这首《致凯恩》,过去好像是喜悦的,相比之下现实好像有一点阴暗,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是“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其实一个诗人或者一个人,在他的记忆中只要有过一个美好的瞬间,实际上这已经足够活下去了,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诗的话,它一点都不悲哀。尤其是最后那句,他就说现在有了爱情,有了眼泪,有了生活。

有一个俄国哲学家,就把普希金的这种忧伤加了一个形容词,叫“明亮的”忧伤。所以当时他去世的时候,俄国的报刊说的“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了”,可能是一个隐喻,但没想到,这个隐喻反过来也可以用在对普希金诗歌整体的关照、整体的总结把握上。

在普希金之前俄国当然已经有诗歌了,前面我们说到有作为他老师的杰亚查文和茹科夫斯基,但是,现在从俄国诗歌史上来看,在普希金之前的诗歌,应该说没有普希金时代的诗歌好,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之前的诗歌形式是大于内容的,以前的诗歌一直存在着一个词大于思想的现象。

所谓词大于思想,就是诗歌的格律写得很好,但这些格律可能是为了格律而格律的,中间的思想好像没有跟格律完全融合起来,另外,这个思想至少是没有特别新鲜的感觉,如果说诗歌的格律形式是一个容器的话,里面装的水好像不是特别的香甜,不是特别的清新。

而到了普希金的时代,他就把他的这种情感,这种香甜的、清新的情感,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明亮的忧伤或者说是真诚,把这种吐露放进去了,所以普希金的抒情诗创作在俄国的诗歌史中、甚至在整个俄国文学中一下跳出来了,把俄国文学拔高到一个很高的地步。

他的这种明亮的忧伤,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的译文是这样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生气!

熬过这忧伤的一天:

请相信,欢乐之日将来临。

心儿生活在未来;

现实却显得苍白;

一切皆短暂,都将过去;

过去的一切都会变得可爱。

在谈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朋友的调侃,说这首诗挺鸡汤的,好像也没有那么深邃,为什么那么有名呢?我想认为这首诗是鸡汤的人,可能是因为鸡汤喝多了。

鸡汤一般告诉你说不要紧,明天一定会有幸福降临,明天一定会能捡到一大笔钱,实际上普希金这首诗是想告诉你,也许生活会欺骗了你,但你不要悲伤,因为等你再往后生活下去,你遇到的那些悲伤都会变成很好的回忆。他并不是告诉你说生活有多么的美、多么的值得留念,而是告诉你其实应该活在当下,甚至活在过去,就是要珍视过去,珍视自己曾经拥有的美好,哪怕只是一瞬间。我想这个,是这首诗跟当下所谓的鸡汤的本质区别。

年,我和一些朋友一块筹办了一场晚会,当时有很多著名的艺术家达式常、姚锡娟、濮存昕等等,他们都参加了这场晚会,在晚会的最后,当艺术家们在舞台上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的时候,全场观众都跟着起身朗诵,自发地跟着起身朗诵,场面非常动人。我想,如果在遇到生活的磨难的时候,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确实能给大家更多的生活的勇气。

三、优美的格律

我们说回《致凯恩》,这首诗后来在俄国社会中流传开来了,一般都认为它是俄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情诗,我想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它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真诚的情感,而且是略带忧伤的,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首诗写得确实好,它的格律韵律都写得很好。

其实我们把全诗的六个小节可以划分成两个段落,前面的四节写的是过去的瞬间,写他们两个人几年前在彼得堡相见的瞬间,因为这个女主人公非常美,就给普希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就像昙花一现的幻象,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他一直很难忘这个瞬间,然后写到这个爱好像逐渐地淡了,逐渐地被遗忘了,就写没有爱情的生活实际上是多么的没有意思;后边的两节实际上写的是现实的瞬间,就写到了“觉醒又降临在心上”,当年引起爱的瞬间的那个人突然又出现在我的面前,又引起了一个爱的瞬间,所以生活一下就变得阳光灿烂了,所以最后一节写的就是爱情的重新拥有。

我们会发现,这两个大的段落是不对称的,前面写回忆、写过去,实际上是用了四个诗节,后边写当下只用了两个诗节,这种结构上的不对称实际上会造成一种上重下轻的感觉,我们可以断定这一定是诗人有意的,他要给你一种不祥的预感,就是悬在头上的某种东西一下冲击过来,我们可以猜想在第二次相见的瞬间之后,可能会是一个更漫长的等待,更漫长的愁苦。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神奇的瞬间总是给北方流放时期的普希金带来了一束阳光,在这个瞬间中我们感到了爱的力量,也感觉到了诗歌的力量。

从写法上看,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头重脚轻的这种结构之外,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色就是复沓。比如说第一节的后三句和第五节的后三句都是重复的,第一节的后三句诗是“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就像昙花一现的幻象,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这三句话又出现在第五节也就是倒数第二节的后三行。

比如说第四节的后两句和第六节的后两句也都是逐字逐句的重复,第四节的后两句是“没有神灵,没有灵感,没有眼泪、生活和爱情”,最后一节,也就是全诗的最后两句也是这个,也是逐字逐句的重复,但是他把“没有”改成了“有”,所以最后两行就是“有了神灵,有了灵感,有了眼泪、生活和爱情”。

这种写法其实还是蛮大胆的,这首诗基本上有一半都是前后重复出现的,这种结构造成的效果是多方面的。首先,诗句的重复仿佛就是两个瞬间的叠加和重复,这也暗示着诗人对此类瞬间的不断的回忆和反复的品味,一次又一次地在品味瞬间。其次,连续的复沓,再加上长短稍稍有些不同的诗句相互交替,既能体现诗人对瞬间的深情回忆,也能表达诗人对新的离别的难舍。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前后的重复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对比,实际上就是在对比过去的瞬间和现在的这个瞬间,也就是关于声音和身影,关于灵感、眼泪、生命、爱情这些诗句实际上是相对立的,实际上诗人是想说明有爱的生活和没有爱的生活是不一样的,有过爱的瞬间和你一辈子都没有过一个爱的瞬间的生活,实际上是不一样。普希金用他的诗歌记录了他生活中的这样一个神奇的瞬间,他把这个瞬间传导给了我们,让我们也可以重温这个瞬间,也可以记住这个瞬间。

如果说*治的乌托邦、社会的乌托邦是虚妄的、具有欺骗性的,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只是一个能逐渐接近却永远也不可能真正抵达的这样一个理想,那么文学的乌托邦则是温暖的、慰藉的,既能给我们以审美的享受,也能给我们以精神上、心理上的抚慰力量。我想这是普希金这首《致凯恩》能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四、如何评价普希金的诗歌?

最后,我们就来尝试着回答我们在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也就是如何评价普希金的诗,普希金的诗真的有那么好吗?的确,不光是在现在的中国,就是在普希金所处的时代,其实也有很多人对普希金诗歌的伟大抱有某种程度的质疑,在普希金19世纪下半期被介绍到欧洲国家去了以后,欧洲也有很多人觉得普希金的诗好像不那么伟大。

我想可能会有这么几个原因。普希金的诗在当时还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崭新的诗,对于一种崭新形态的文学形式,人们的接受一般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另外,我想也可以毋庸讳言,普希金的诗确实跟当时欧洲浪漫主义的诗有一些相近的地方,尤其是比如说他对雪莱的诗歌、对拜伦的诗歌还是有所模仿的,所以欧洲人回过头来看普希金的诗,他们经常会说这是一个俄国的拜伦,是一个俄国的雪莱,普希金写的诗对于当时俄国的读者来说非常新颖,但是对于欧洲已经有比较深厚的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这些国家的读者来说,也许不那么新奇。

英国有一个伟大的诗人给诗下过一个定义,就说诗是最佳词汇的最佳排列,如果我们用这样一个定义回过头看普希金的诗,我们可以断定普希金诗的出众和优秀,因为懂俄语的人都知道,虽然普希金的用词非常简单,但是每个词都非常的美,而且他的排列,就是所谓的格律、所谓诗歌的音乐性,几乎在他那个时代是达到了顶峰。

俄国学者对普希金诗歌乃至他整个创作的归纳,就叫简朴和明晰,当然,这个是就普希金的创作和他之前的文学风尚相比较而言的。

在普希金之前,也有很多人写诗,也有很多人写文学作品,但是相对而言,那些作品都写得比较拘谨,比较克制自己的感情,另外,比较遵守某种文学的继承的规范,也就是说作者诗人的个性相对而言是不足的,但是到普希金这,他就觉得诗实际上首先是一个个人情感的表现,在他表达个人情感的时候,他相对于他之前和他同时代的大多数诗人,他是更直白一些、更直接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他可以说出来,他敢于吐露出来,而且好像对传统形式的继承或者是遵循,在他那个地方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所以我们就说他的诗写得更简朴一些、更明晰一些。这样的诗歌,其实既是对新的诗歌形式的一种探索、一种建构,同时也是对人的真实的情感、自由的情感的一种释放。

另外我们刚才也说到,他的抒情诗里不光是写个人的感情,中间还有很多社会的、*治的、文化的甚至是宗教的各种各样的情感,别林斯基曾经评价普希金写过的一首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实普希金的抒情诗也同样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如果俄国整整的一段历史,文化史、文明史,都可以在他的诗歌中得到沉淀和体现,这样的诗歌当然是不朽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去评价普希金的诗,怎么去认识诗歌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