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必须率先强调一下巨婴是加了引号的。以免有些人没读完全文,就展开批判。
有一名身在基辅的女留学生,发了一段与大使馆的通话录音。全程9分多钟,她都是哭哭啼啼。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丧失理智,胡搅蛮缠。因此,网友给她送上了巨婴的称号。
这里,将她的微博打上马赛克,以免其遭遇更大的网暴。毕竟,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在乌克兰,无法了解那里的具体情况,以及之前总体环境。刘学州的悲剧,不应该再次上演。通过录音,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该女生的诉求。
驻乌克兰大使馆,已经着手撤侨。根据最新消息显示,第一批撤离的留学生顺利通关。该女生,目前留在了基辅。当地时间28日,是可以安全撤离。因此,大使馆工作人员建议其自行前往利沃夫。但是,该女生包不到车,也挤不上火车,内心十分焦急:“撤到利沃夫,一个人都不认识,你让我怎么走,能保证安全吗?”
在整个通话过程中,该女生反反复复强调“安全”二字,希望大使馆能够保证。
对于安全,工作人员是这样说的:在这个战时的时候,谁能够保证谁的安全?我们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吗?
既然当下走不了,工作人员就建议她囤好两个周的物资,待在平民区里别乱跑。在此期间,等待使馆的通知。但是,该女生始终“听不进去”:我知道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啊(工作人员劝她不要哭),但是你们倒是让我不哭解决问题呀!你不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案嘛!你不给我解决问题的方案,你给的方案,都是你觉得可行,在你看来是简单的,但是对我们来说真得很难啊……
乍看之下,好像是使馆不作为?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一名已经从乌克兰撤到摩尔多瓦然后去罗马尼亚的留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了其撤离的整个过程。两相对比,我们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目前,不具备全部撤侨的条件,这点是共识。因此,只能率先撤离一部分。那么,谁先走,谁后走呢?以年龄为条件(以下,全部根据两人的表述,具体情况以使馆通知为准):
这一次撤留学生是把00以后的,特别是01后的小一点的学生和一批宿舍被炸了的学生撤走,三月一号,加上跟车的自驾车队,基辅还能撤走近千人。
从这点上看,大使馆并非没有组织撤离。而是,该女生不符合条件。在录音中,她也说了句“年龄小的朋友都走了”,也从侧面证实了。老弱妇幼优先,这是国际惯例,没什么好争的。
你不符合条件,只能留下来。要不,就自己找“出路”前往边境。自己找不到,求助大使馆。这,是应该的。但是,在战争时刻,大使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了。一个理智的人,到这里,也就“算了”,会继续等待。但是,该女生呢?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总之其实就是一个逻辑:要不立马将其撤离出去,要不保证其安全。
她,是不是疯了,脑子不正常了!?
此时此刻,身处中国的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判断,估计就是如此。听完录音之后,我的心中生起了一股怒火:这是战争啊,姑娘!你脑子进水了吧!让你待在平民区里囤物资,等通知,就老老实实地等吧!你让大使馆保证安全,枪炮听他们的话?你怕死,谁不怕死!谁,又去保证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想一想:如果我是那个姑娘,会怎么办?
人近中年,从始至终最怕的事:就是死。每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突然想到死后的黑暗,死后的无意识,整个身体就会猛然跳起来,狠砸床垫,并伴随着哀嚎。真的,这种怕,是痛彻骨髓的怕。
如果我在基辅,战火纷飞。说不定哪一个子弹、炮弹、导弹打偏了,落入平民区,就一命呜呼了。相信,我肯定无法保持理智与克制;相信,我的第一时间想得肯定是保命;相信,我也会像这个姑娘一样,看到救命稻草,怎能轻易放弃;相信,我也会变成一个胡搅蛮缠的人。此时此刻,我对这位姑娘抱有同情与理解。因为,同样的处境下,我也是这样的人。
俄乌战争开始之后,国内一片“乌拉”之声。有些人,恨不得拿起武器,跟随俄罗斯大军入侵乌克兰。你提一些反战的观点,写一篇反战的文章,他们能够追着你骂到凌晨三点。
既然这么喜欢战争,那么现在正好机会来了:我们自己的同胞,正在乌克兰担惊受怕。你们,何不前往乌克兰,拿起武器,保护他们呢?为俄国人呐喊,人家不领你情,不会将你当回事。保护自己的同胞,我们还把你们当英雄。
以你们在网上的那份狂热,拿到现实当中。相信,你们肯定能够进入乌克兰;相信,你们铁定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同胞。
不是想要“收留”乌克兰美女吗?到了那里,就无需意淫耍嘴炮了。要提醒的是:听说乌克兰人是很彪悍的,到了那里可不要乱说话。还是用自己的英勇行动,让人家觉得“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踏着七彩祥云来娶我”……
民国往事赞赏、分享、在看,任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