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推荐│31期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西乡书馆┃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作者:陶成奔大约也是去年的今天(1月21日),我的家人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几乎是整个菜市场上第一个带着口罩上街买菜的人,当时扭扭捏捏,小心翼翼,像个另类。没想到,整整一年过去了,口罩已经成为我们上街的标配,现在上街不戴口罩,反而扭扭捏捏,小心翼翼,像个另类。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几乎都在与病对话。捡起这本疫情期间下单,辗转了一个多月才到手的书,感触颇多。《与病对话》这本书是胡冰霜老师的第一本书,也是一个非专业作家的一部非专业作品,如果要想通过阅读和研究这本书获得多少写作方面的技能,估计最终并不能让我们如愿,但是如果想从这本书中读出一个非专业写作者提笔写作的勇气和真诚,乃至医者的情怀、关怀和心中的光和热,这本书则再恰当不过。胡冰医院精神科医生,先后到摩洛哥、摩尔多瓦、美国、保加利亚、蒙古国、中国的藏区等地从事全科医生的学习和实践,光是她这些行医的足迹,就足够让人对一个医者眼中的异域风情心驰神往。这本书记病、记人、记事,兼而有之。其中大篇幅写蒙古国雪域高原和身边亲友“与病对话”的故事,写医者的智慧、通达,患者的从容、诗意,写作者亲历和目睹之“怪现状”,写“艺术疗法”、“顺势疗法”和“自然疗法”的奇迹,属于一部“医林外史”。这本书中,有精神病人的故事。一个患精神分裂妄想症的病人,平日只要不谈受迫害的糟心事,就跟正常人一样,喜欢在笔记本上夹干枯的银杏叶、香樟叶、蒲公英、玫瑰花瓣,有的地方还配上自己的简笔插画和淡雅的诗文,穿着优雅,经常倚在窗前翻书看外面的荒草绿树,活得就像一幅欧洲古典油画一般。这样的精神病人,敏感、知性、神经质,但是未必是真的有病,如果没有被家人或身边的人当成病人,他们可能是很好的画家、诗人、艺术家。有“颠簸疗法”。一个肠梗阻病人病情危急,高热、寒战、休克、脉搏急促、意识模糊,坐救护车从一百多公里的山路连夜赶来抢救。没想到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到医院时,病情居然消失了。此后,作者多次用类似的方法,帮助患有心脏病的母亲解决了房颤的毛病,几乎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有化险为夷的“顺势疗法”。朋友的儿子脖子上长了乒乓球大小的包块,经过医生分析和血常规化验,疑是淋巴瘤,建议做穿刺活检和切除手术。因为床位紧张,而且体温太高,先输了抗菌素,等体温恢复再做包块穿刺。谁知输了抗菌素后,包块慢慢变小,最后消失不见了,主治医生检查后原来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还有作者儿子高烧肚子肿胀,经过同学检查后,像是急性阑尾炎,建议马上手术,因为白天手术已满,只能排到晚上,于是就顺便去儿科急诊检查蛀牙。钻开牙髓腔解决蛀牙的问题后,病情居然消失了,原来是急性牙髓炎引起的全身感染中*,从而出现发烧、腹痛、腹部肌张力高等症状。有和疾病“和平共处”的“糊涂疗法”。作者朋友——*原教授和肝硬化相伴50多年,按照医生早年的诊断意见:病入膏肓、时日不多。若是常人,医院进进出出,泡病号。但是*教授丝毫不受疾病影响,继续读书、写作、画画、散步、邀文友聚会,笔耕不辍。医院打交道,不吃任何中西药,以重疾之躯过着诗意的生活,活到了85岁高龄。还有充满传奇的“民间疗法”。比如乌兰巴托的蜡疗,即用煮热的蜡捏成蜡饼热敷,治疗风湿伤寒病,其实利用的就是热敷原理,在乌兰巴托这种极寒之地,但凡一点热量,身体就可以借此恢复起来,不管是蜡,还是任何热的东西,作用效果其实都一样。还有《本草纲目》等传统医学著作中,很多奇形怪状的药方,如各种各样的粪便入药,其实利用的就是粪便里面的微生物重建患者的肠道菌群,这也是传统医学跟现代医学的相通之处,所谓“*龙汤治伤寒”、“饮屎汁治食物中*”,其实,其疗效跟一盒益生菌酸奶的作用差不多。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以前村里一位独居的老伯父家里电视坏了,正好看见我和几个伙伴在门口聊天,就叫我们帮忙看看,说叫人修了也修不好。我们推脱不下,就跟着进去。对着这台古董一样的黑白电视,我毫无头绪,对着电视机这里拍一拍,那里摁一摁。估计是哪个地方按钮松了或者线路接触不良的缘故,经过我这么一鼓捣,这电视居然好了!无论我怎么解释这纯属偶然,这老伯父就是不信,一提到我,逢人便夸:读书人就是不一样!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虽然书中记载的一些病例中,有些土方法有奇效,可以给我们借鉴。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的药理分析,副作用也不清,可能有时候也仅仅只是运气的成分。去年跟胡冰霜老师交流,她也谈到:很多时候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很大偶然性,而之所以将这些“怪现状”记录下来这并公之于众,目的是让大家看到这个世界万物造化的神奇,并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凡事竭尽全力,若老天也有意,奇迹就会发生。即使不得不面对死亡,也可以选择“诗意地栖居”。
本期编辑:廖春莲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