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比金牌更重要
在伦敦奥运会上发生的羽毛球女双小组赛消极比赛事件,被奥组委和国际羽联斥为“耻辱”,中国体育代表团发言人表示“痛心”,而当事人于洋在中国官方未提出申诉的情况下,以“退役”表达对此事件的“委屈”。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受到处罚的韩国与印尼,对“让球”球员的批评声占据了主流。部分西方媒体也罕见地用了“踢出”、“扔出”等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字眼进行了报道。在崇尚公平竞赛的奥运赛场上出现这样公然求败,确实也算是奇葩了。 羽毛球在奥运赛场的地位本就岌岌可危,生怕从此与奥运无缘的国际羽联此次痛下杀手,一口气剔除了四对选手,在奥运史上堪称绝无仅有。但消极比赛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根本原因还在于今年实行的新赛制存在明显漏洞。为了让更多国家可以参与到羽毛球比赛中,世界羽联改变以往淘汰赛的赛制,采用了先小组赛、后淘汰赛的新赛制。这就使小组出线的于洋/王晓理组合有机会利用新赛制的漏洞,以避免过早遭遇本国另一组合。 韩国队申诉的主要理由就是新赛制的漏洞。另外,韩国队总教练还指责是于/王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组合先开始坏了规矩,才使整个事件变得无法控制。而在国内的微博上,明眼人也一语点出,是教练的问题。没有教练的命令,运动员哪敢如此公然输球。 于/王组合输球是否有教练授意不得而知,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优势项目上的“让球”传统却是人尽皆知。为了保证头号种子选手顺利夺金,中国通常会采用“双保险”的做法,而“双保险”中的二号种子选手就得当冤死*,为他人夺冠铺平道路。当年的何智丽据说就是因为抗命不遵,赢了内定冠军,结果被剥夺了奥运参赛资格。何智丽后来远嫁日本,改名小山智丽,在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连克中国名将,夺得女单冠军。 从赛制规则上看,于/王组合的做法似乎并无不妥,甚至经常有中国国家队的教练在国内接受采访时得意洋洋地公开表示,为了夺金做相应的安排。只是这回做得过于明显,让裁判都看不下去了,急得要掏黑牌赶运动员出场。而奥组委和国际羽联申明的处罚主要依据是,这些让球选手“未尽全力赢得比赛”和“所为明显辱没此项体育运动”,简言之,违背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奥运会本就应是一个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的体育盛会,重在参与,夺金其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来到奥运赛场,希望本国有好的成绩理所当然,但没有太多人会把这样的赛事视为“扬我国威”的好机会。 在奥运赛场上,人们更乐意看到的是一个国家和运动员们的风度,奥运金牌数量确实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少有国家会以金牌数的多寡论英雄,很多国家派出的参赛选手有很多甚至是自学成才的民间高手。而像中国所谓的“举国体制”,集全社会的资源来办好体育多拿奥运金牌,只会让多数外国人感到不解。中国普通老百姓拥有多少免费的体育运动场地,难道不比那些只会给领导脸上贴金的奥运金牌重要得多? 消极比赛事件让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全世界奥运观众面前出了一回丑,也很可能断送了于洋这样羽毛球世界种子选手的运动员生涯。但希望中国体育代表团和于洋也能从中吸取点教训。说到底,奥运会更像是个欢乐的聚会,比赛时把金牌想得淡些,把体面顾得周全些,收获反而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