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希讷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盟对罗马尼亚大选失望,亲欧总统选不出来,北约东部出事 [复制链接]

1#

罗马尼亚的政治舞台近来颇不平静,一场总统大选竟拖成了悬念迭起的连续剧。

反复的投票不仅牵动着本国民众的神经,也让布鲁塞尔方面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去年无果,今年重来,场面似乎更加喧嚣,这究竟怎么回事?

民族主义旗手还是“惹祸精”?

风暴的中心,是一位名叫乔治·西米翁的人物,以及他领导的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AUR)。他们在近期的选举中声势夺人。

此人常被外界冠以罗马尼亚“特朗普”之名,其政策主张也确实带着相似的烙印:高举民族主义大旗,疾呼“罗马尼亚优先”,对布鲁塞尔指点江山,并且明确反对向乌克兰提供军事和财政支持。

更有甚者,他公开倡导与摩尔多瓦合并,对乌克兰境内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也流露想法。这些立场在当前的欧洲政治气候下,尤其对于身处地缘前沿的罗马尼亚而言,显得格外刺眼。

正是因此,基辅和基希讷乌早已将他列入不受欢迎名单,欧盟内部也毫不犹豫地给他贴上了“疑欧派”与“极右翼”的标签。

西米翁及其政党的行事风格也颇为出位。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们公然对抗口罩令和疫苗接种,并利用网络散布阴谋论,有效收割了一批反建制、反科学的社会情绪。

他一方面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另一方面又猛烈抨击布鲁塞尔的官僚作风,同时毫不掩饰对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理念的欣赏,甚至扬言要在欧盟内部组建一个奉行“MAGA精神”的国家集团。其能量可见一斑。

“罗马尼亚优先”何以深入人心?

西米翁的快速崛起绝非偶然。这背后,折射出罗马尼亚社会对现状的普遍不满:经济增长乏力、生活成本攀升、对传统政治精英的信任危机,以及对欧盟过度干预、牺牲本国利益的疑虑。

西米翁及其政党提供的答案往往简单直接,甚至不乏煽动性,但这恰恰迎合了那些感觉被精英忽视、在变革中落后、对现状感到愤怒的群体的心理需求。

他擅长将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简化为“我们”(纯粹的罗马尼亚人)与“他们”(腐败的精英、指手画脚的布鲁塞尔、外来者)之间的对立。这种叙事策略在许多国家都曾奏效,如今看来,在罗马尼亚也找到了相当肥沃的土壤。

布鲁塞尔对罗马尼亚的选举走向自然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